您的位置:首页 > 公共服务 > 就业服务 > 便民信息

深入推进惠民富民行动 扎实推进民生建设

发布时间:2018-07-02 08:50    来源:南宁日报   
字体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保护视力色:    恢复默认

  ●公报摘录

  要深入推进惠民富民行动,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民生建设。

  我市把实施乡村振兴作为全市上下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深入实施惠民富民工程,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增加优化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体等方面服务供给,不断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民生建设。

  打造“就业扶贫车间”促增收

  4月24日,南宁市就业中心与广西睦丰家居有限公司在上林县明亮镇万古村开展引进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对接沟通工作,向万古村困难群众介绍“就业扶贫车间”相关情况,动员群众积极参加。这个“就业扶贫车间”项目采用来料加工,就近居家就业的模式,操作简单方便,群众收入稳定,当场吸引了2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报名。市就业中心计划在万古村创建更多“就业扶贫车间”,采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种措施,让贫困农民脱贫有盼头。

  一人稳定就业,脱贫致富一家。“就业扶贫车间”正为越来越多贫困户打开脱贫的大门。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人社部门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变“输血”为“造血”,积极打造“就业扶贫车间”,横县的“就业扶贫车间”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首个“就业扶贫车间”在横县马山乡西竹村小康玩具厂揭牌。

  我市还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就业扶贫车间”创办的扶持力度,鼓励利用乡镇、村集体闲置土地、房屋创办厂房式“就业扶贫车间”,或设置分散加工的居家式“就业扶贫车间”,组织农村贫困人口从事农产品加工、手工工艺等生产活动或来料加工业务,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上半年,我市通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专项活动举行了147场招聘会。依托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为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岗位推荐等服务,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524人,促进农民增收。重点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共开展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职业培训3554人,对于参加职业培训合格的,均按政策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强化农村人才支撑。同时,通过完善服务体系、健全扶持政策助推农村劳动力群体创业。

  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5月10日,江南区6名优秀教师奔赴马山县里当龙那小学、金钗镇把读教学点、金钗镇加妙教学点3所学校,开启助力马山县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支教模式。同一天,兴宁区支教学校校长及支教队员来到马山县里当瑶族乡中心小学、里当太平教学点、加荣教学点和龙琴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进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通过结对帮扶、支教走教等形式,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为乡村发展培育新动能,强力助推乡村振兴。

  市教育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南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持续开展“城乡教师交流与合作”“名师送教下乡”等教育帮扶活动,加强贫困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4个贫困县区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覆盖率达91.89%,极大满足了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的新需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年受益学生约为41万人,共下达资金约2.87亿元。

  教育要均衡,教师是关键。今年以来,南宁不断完善机制,在教师补充、教师交流、教师培训三方面下功夫,实现城乡及校际之间教师交流,促进教师资源共享。今年春季学期以来,南宁市教育系统选取22所学校结对帮扶马山县15所小学,派出33名骨干教师组成的支教队到马山县开展支教,组织南宁教育系统先锋志愿者服务队到马山县送教下乡,支持深度贫困县马山县脱贫摘帽,有力推进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攻坚工作。

  促进教育与扶贫深度融合,确保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南宁市教育部门积极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国家、自治区下达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专项补助资金6.98亿元。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享受“两免一补”国家免除学杂费政策,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标准。预计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各项学生资助项目投入资金2.31亿元,受惠学生约22.05万人。

  提升医疗社保服务水平增强获得感

  在兴宁区三塘镇,81岁的黄利英不慎摔跤导致股骨折急需做手术。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派驻10多批30多人次专家及业务骨干在三塘镇卫生院坐诊,黄利英在当地卫生院顺利进行了手术。

  基层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够在家门口就医,这是我市推进健康乡村建设的缩影。为促进分级诊疗,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结合各县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实际,积极推进县域医共体、综合医联体、专科医联体建设。目前,全市累计组建医联体7个,成员单位197家,实现了市属三级医院全部参加医联体,医联体覆盖所有县区,各县区都有市三级综合医院帮扶指导,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稳步开展。今年1至5月,各医联体上级医院向下级医院派出专家团队450人次;帮助下级医院开展新技术67项;下级医院上转病人3614人次、上级医院下转病人411人次;开展远程诊疗16303人次,更多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等级医院提供的优质诊疗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也是分级诊疗制度的一项重点内容,今年,我市在该方面的工作重在提质增效,通过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组建了“以家庭医生或全科医生团队组成服务团队,与居民签订一定期限服务协议,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的服务模式,与重点人群签约,签约服务满意稳步提升。

  截至5月底,我市已完成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大督查工作,全市常住人口签约率达38.83%,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5.02%,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率达100%。

  此外,我市努力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参保缴费补助,落实医保政策倾斜,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人员住院治疗报销比例提高5%,取消建档立卡人口在统筹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因病住院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

  全市1383个行政村全部按“六有”标准建成了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为农民群众提供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体和法律等“六项服务”。投入850万元为1383个行政村安装就业社保便民服务小型终端机,农民不用出村就可以便捷办理就业社保业务。

打印
分享到: